
从开始建厂,至实现国产,特斯拉只用了一年时间。
从新车开始交付,至月销量破万,夺取新能源车销冠,Model 3只用了三个月时间。
而从月销过万辆,订单大爆发,至销量暴跌6成,Model 3也仅仅是用了一个月时间。
这一切,都挺突然的。

回看特斯拉在国内的发展历程,也算是一路高歌。此前无论是自燃事件,还是随意降价都不能阻止其“肆意生长”。但好景不长,Model 3在4月份突然受到了“暴击”,销量跳楼式下跌了6成以上。而且,4月份的大市环境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,所以Model 3下滑的数据尤为突出。
而Model 3这样的表现,也令到不少人产生一种疑问:Model 3这么快就不行了?是不是把“韭菜”都割完了?(部分特斯拉车主自称“韭菜”)
诚然不是,Model 3是势头还是很强的,一时半会绝对灭不了。但这次暴跌又是为什么呢?因为此次Model 3销量下跌其实是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响:

简单概括,Model 3今年2-4月的销量数据呈一个“倒V”的走势,如果要解释4月为何走低,那就要先分析3月为何出现高峰。
先说销量曲线为什么会出现高峰。Model 3此前已经累积了不少客户订单,据说1月份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。所以完成累积的订单也是一个大数目。
再者是,特斯拉一直以来都会公布其季度财报。而公布财务报告的目的,当然是离不开“秀成绩”,所以财报的数据一定不能差,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节点上,好看的数据更能给予投资者信心。
但疫情当下的大环境是不理想的,所以今年第一季度如果想要保持盈利,季度末冲量是其中一个办法。将4月份的部分订单提前完成,便能达成冲量。
再说销量曲线为何出现走低。

4月10日,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,补贴后的售价为34.05万元,比进口版车型便宜10万元左右,而且比标准续航版仅仅是贵出4万元而已。也就只是说,多花4万块就能换来200+km的续航里程,这性价比也太高了吧?
长续航版虽然性价比高,但这也预示着标准续航版的性价比相对变低了。所以出现了原标准续航订单被退订,转单为长续航版,而且据说转单率高达80%(数据可信度不能确定)。
而又因为长续航版车型的交付时间比较迟,6月份才开始交付第一批新车。所以4月份实际完成的订单数量会大幅度降低,也就出现了走低。
另外,国产Model 3的国产率并不高,年初时零部件国产率只是30%,所以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依靠国外工厂进口。而国外的超级工厂受疫情影响,处于停工状态。再结合上海超级工厂自5月1日开始休假后,在6日没有如期开工,猜测是因为零部件供应不足而导致产能受限。
综上所述,Model 3并没有“凉”,出现“倒V”的走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,所以销量走低也算是合理范围内。
再补充一点。

根据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《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》指出,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。所以Model 3为了响应政策,将标准续航版的指导价降至30万元以内。而补贴后的售价为27.155万元。
但是长续航版车型的指导价高于30万,也就意味着3个月缓冲期过后,长续航版车型的售价将会上涨。与标准续航版相比,售价一升一降,两者之间的差距十分大。

所以订了长续航版车型的客户又“不高兴”了,不少准车主在微博表示:如果长续航版不降价,那就选择退订,做一个“等等党”。

据此,特斯拉也作出了表示,哪怕是3个月缓冲期过后,长续航版的售价依旧保持34.05万元,原本补贴部分由特斯拉为消费者承担。

所以,以Model 3目前的售价来看,依旧具备充足的市场竞争力。“把韭菜割完”?还远着呢。